张发祥,自小酷爱书法,因家庭贫困面无力拜师学艺,闭门自习近二十春秋,勤勉不缀。2012年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学习,师从刘文华、齐作声、胡抗美、王金泉、李有来等导师。
书法作品:2013年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“三苏杯”全国书法展;2014年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“四堂杯”全国书法大展;同年入选“中国梦两岸情”大型书画巡展;2016年在中国第四届“中国梦想杯”书画大赛中获得铜奖。书法作品相继被《书法报》、《青少年书法报》、《羲之书画报》、《中华艺术家》、《时代画报》、《艺术中国》、《中华书画家》、《人民画报》、《大众书法》等媒体杂志刊登发表。2015年创作出版《苏轼书法研究》一书,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;2016年在中国书法报第十四期发表《邓石如书法风格探析》一文等文章。2017年10月,书法作品被选入《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全国巡展》,在山东临沂美术馆成功展出;2018年5月,书法作品被选入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。在北京保利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展岀。
书法创作,应遵循传统法则,多向古人索取,并实现创新。除了书写技巧,书法家更应了解不同字体之间的演变过程、相关的美学与哲学,以及书法艺术“技”与“道”的辩证关系。书法是宣纸上的舞蹈,是文字大家庭的和谐融合,是美学与哲学的艺术再现。

《张发祥书法作品赏析》
《张发祥书法作品赏析》

《张发祥书法作品赏析》
功修碑帖师古派 翰墨创新成一格
——记著名书法家张发祥
著名书法家张发祥的书法功力是真正付以深修之功的修炼所成。他自幼解悟书法妙处,虽然没有机会拜名师得指教,却能自修碑帖得真功。早年,他曾通过二十年的临帖攻碑磨砺,无师能自通,建成书法功,然后得遇各路名家关注,惜其才华,赞其功力,给予精心教导,书法功力如日中天,迅速技攀巅峰,成为书法新贤才,功名成播远。
因为有书法自修而成的智慧,让张发祥书法的进阶过程看似无宗师指引,实则是有先贤给力:他以碑帖为师,修炼金石秦篆,得成书法的刀笔坚韧,朴茂风华。楷书以颜柳欧赵为帖本,师承古法的严谨法度,得成书法的中正气质。隶书则功沉十碑,礼品碑、乙瑛碑、华山碑、石门颂诸家精华,一并修成,笔墨古韵,尽在其中。行书追二王,草书崇怀素,笔法成自由,恣意成精神。
要谈及张发祥修炼诸书的功成,是想揭示他修炼书法入古出新的正宗路途。他修得诸书皆成之功,然后综成诸体百家,让书法艺术成熔炉,聚炼笔墨的创新智谋,独创自己的书法气象,形成了师古而不拘泥于古的一品高格!
果然,在诸书皆成的艺术情景里,张发祥特别倾情行书创作。他的行书作品,观感质如逸云,墨虽墨,却生霞光云辉,悦儒秀雅,无论笔法还是墨韵,都呈现出技高一筹功成新质的翰墨新格调。
张发祥书法的笔法之妙,在于生动。横竖折顿,撇捺钩挑,这些基本笔法,在娴熟的行运中,被施加律韵动感,中锋行主笔,尖锋显精致,侧锋成泼辣,笔随心韵,动跃成歌,鲜明的笔法节奏,成为张发祥书法独特的意境风采。赵子昂千年有感叹,笔法千古不易。不易之困,在于执笔能有弹跃的自由度。
笔法的灵动执成,让张发祥体现出强大的执笔能力,笔管在指间,聚合的是掌、腕、肘、体的合生动力,有沉劲,也有巧工,笔执于手,恰似挽缰绳驱良驹,快意驰辽源,飘逸爽动,何难之有?
能解脱于笔法之难的困境,形成笔律如歌的轻快,是因为张发祥合成了篆书的方圆纤柔、隶书的悠然古韵、楷书的中正气度、草书的恣意情怀。他兼取诸体形态俊美,合成行书的品位奇妙,书法用笔达成了神功级别。磨砺成娴熟,动感成崇高。
功修碑帖师古派,翰墨创新成一格。在精于笔法成动感的同时,张发祥的书法也着意于墨韵的酝酿与创新,从来不忽视秀墨悦目。他把别人忽视掉的墨韵追求,从遥古的碑帖体念中依技复成。浓淡多变化,焦轻成对映。淡墨落纸面,落成一池秋水。焦墨透纸背,透出风云滚滚。善用笔,善施墨,大家功成最为周全,翰墨一品极是可观!
著名学者、书画评论家 林俊 2018年8月

《张发祥书法作品赏析》
《张发祥书法作品赏析》
《张发祥书法作品赏析》
《张发祥书法作品赏析》
《张发祥书法作品赏析》